老師如何協助班上情緒失控的孩子~以自閉症為例(下)

老師如何協助班上情緒失控的孩子~以自閉症為例(下)

兒童青少年

和班級老師諮詢過程中,老師常常詢問,怎麼教學生認識特殊孩子的情況呢?年紀這麼小的孩子聽得懂嗎?會不會家長誤以為老師給學生貼標籤?這些年學校教育似乎趨向「defensive teaching」和「passive teaching」,少數家長喜好越級投訴教育局或訴諸媒體,加上長官的態度若不支持或動輒祭出懲處的話,就會出現當孩子在學校有狀況,導師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「我會不會被告?」,而不是「我怎麼幫忙孩子?」

有一回開教師晨會,資深主任語重心長的跟我們說: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,學生是客戶,得罪不起,建議老師們有空多抄經書,減少在課堂上動怒,丟了飯碗。」抄寫經文令人心情平靜,且修身養性。除了抄佛經,精神分析或許可以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。

美美不喜歡別人碰她,對同學沒有興趣,若同學和她說話,她不會看著對方,也沒有想要聽,她時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例如盯著發亮的球看得出神、望著天花板開啟的電扇笑起來,有時我們在上課,她會突然高興的叫起來、或是喃喃自語重複一些音節,種種謎樣的行為令其他孩子感到疑惑。這是典型自閉症孩子的特徵。撞桌子事件之後隔天,美美在資源班有連續兩堂課,我用這個時間和孩子們談一談這件事。

我:「昨天上課碰一聲,大家可能有點嚇到。」

「對啊,嚇死了,以為失火了…我以為是地震…ㄏㄡ美美在幹嘛啦?…我不喜歡她…撞到桌子很痛,有一次我哥推我去牆壁…」孩子們七嘴八舌發表意見。

這時候導師常見的反應是,馬上糾正小孩不應該討厭美美、要接受她喜歡她。然後本來吱吱喳喳的發言慢慢停下來,變成老師一個人在講話,有的小孩點頭、贊成老師的意見,有的低頭不語、有的在玩手。

這叫做訓話。

老師說的沒錯,但根據我的經驗,用這樣的方式很少會達到大人想要的效果。

結果常常是,有的孩子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排斥或嘲笑美美,然後老師一次又一次繼續講道理,越講越火大。

接納的意思是,同一件事情,我有我的想法,別人有他自己的想法,他和我的想法可能不一樣,而我可以理解這個不一樣,並從別人的位置猜他為什麼這樣想?英國分析師Peter Fonagy Mary Target(1996)提出心智化理論,他們認為非常年幼的孩子會使用等同模式(psychic equivalence mode)和假扮模式(pretend mode)來理解自己和世界,然後兩種模式大約在四歲左右整合成一個反思模式(reflective mode),由情感帶領認知,這時期的孩子開始明白人們有不同的感受,所以對同樣的外在現實可能有不同想法。這樣的心理能力不會自然長出來,而是仰賴和友善&會思考的人互動,孩子才能健康發展。

我們教孩子接納別人,自己卻強制孩子接受我們認為正確的價值觀,孩子會關懷別人嗎?

回到課堂,孩子們的驚嚇恐懼生氣等感受,我也有。

我同樣受到很大的情緒衝擊。

如果老師先花一點時間,回應、肯定孩子們的感受,接著再講美美哪裡不一樣,學生會比較容易聽進去。因為,他們的心情有被老師看見和關懷。

我問孩子,誰家裡有弟弟或妹妹?許多孩子紛紛舉手。有位女孩說:「我妹一歲,她昨天在小床跟熊熊玩,後來熊熊掉地上撿不到,她就在哭,還踢床的欄杆。」我用孩子們講的例子,說明美美像家裡的小妹妹小弟弟,很多事情不懂,需要大家幫忙,就像**的妹妹大哭踢欄杆是因為她很著急熊熊掉了,想要有人幫她撿起來,可是還不會說話,所以用哭、踢欄杆「告訴」爸爸媽媽哥哥姐姐「請你們幫幫我」。這點說明清楚之後,我再問孩子,你們小時候喜歡玩什麼?答案五花八門,踢球、捉迷藏、跳格子、家家酒…,我問:「你們會玩一遍還是很多遍?」多數孩子回答很多遍,有的說可以玩一整天,我又問為什麼玩一整天呢?孩子想了想:「因為很好玩啊!」我順勢和美美重複、令人迷惑的行為連結,小小孩很喜歡要求父母重複陪玩一個遊戲幾十遍也不會厭倦,或從事一些大人不懂、但他們覺得很有趣的動作或遊戲。

在我進行上述處置數回之後,孩子對美美的態度慢慢轉變,有的小孩會好奇的站在美美身邊,跟隨她的視線看她專注凝視什麼?有的孩子會問妳在做什麼?有的學生則是模仿美美的動作和她一起玩,儘管不一定知道動作的意義。然後一段時間之後,孩子們告訴我,他們發現美美喜歡會發亮的東西、一直轉圈圈的電扇和風車,午餐餐盤第一格要裝飯、第二格裝肉、第三格裝菜,順序不可以換,每天要一模一樣。這表示班上多數的學生已經明白自閉症的特徵了。

有趣的是,當同學進入美美的世界並慢慢了解她以後,她開始用動作和語言表達想和我們親近、玩,例如我低頭在改作業簿,她悄悄地跑過來拍一下簿子然後迅速的跑開,我抬頭看著她:「嗨美美,妳想和老師玩躲貓貓啊?」她站在遠處看我,開心的笑著。一年級上學期末,美美已經停止尖叫撞牆,哭鬧的頻率大幅減少,更重要的是,她越來越喜歡這個世界了。

參考文獻

Peter Fonagy & Mary Target (1996). Playing With Reality I : Theory Of Mind And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Psychic Reality.  IJPA, 77: 217-233.

 

分享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