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分析:認識自己的歷程

精神分析:認識自己的歷程

精神分析

首位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(IPA)會長的拉丁美洲分析師Etchegoyen(2005)在「精神分析技術的基本原則」一書中,對於什麼是精神分析,做了蠻清楚的說明,他認為,分析是一門search for self-knowledge的學問,也就是說,分析的目標是增加對自己的知識。舉例來說,一位案主在戀愛中老是遇到負心渣男、感到很痛苦,分析師的工作是陪伴案主一起思考,這個痛苦是什麼?為何一直想念令自己很失望、不會愛自己的人呢?持續留在痛苦裡的原因?自己是怎麼選男友的?如果個案來談的動機是想釐清這些問題、是出自於對自己裡面的興趣、想認識自己,那麼,精神分析便是提供這個目標的最佳人選。

覺察(insight)會伴隨心智的痛苦(mental pain),有些案主努力的避免覺察,Etchegoyen提出三類阻礙認識自己的現象,其中一類他稱之為Reversible Perspective,這類型個案可能穩定出席、分析看似順利地進行一段時間,然後分析師慢慢發覺,治療過程中討論的想法並沒有進到個案心裡,因為案主懷抱著一個潛意識的目標(「潛意識」表示案主自己並不清楚這個目標,是透過分析師和案主互動的過程發現)。

作者舉了一個想證明中藥比分析厲害的有趣例子,每當個案感到分析快要有效果的時候,就趕快去吃中藥,那麼接下來的進展就可以說是中藥的關係。這個例子看似遙遠,其實臨床上並不少見。假如個案來談的目標是想快速解決身心症狀、感覺自己好棒棒、舒服愉快,而這些願望非常強大、主宰著個案的情緒生活的話,分析的過程可能會令案主感到相當失望和痛苦。

我自己接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三年、分析七年,個人分析至今持續中(註)。如果你問我,接受治療和分析的感覺如何?有什麼收穫嗎?我會說,我認識更多關於自己的真相(truth)與真實(reality),而認識自己是一件非常有趣和紓壓的事。在每天快速忙碌的生活中,有一個安全的地方,一個受過訓練、對我的裡面充滿興趣的人,陪著我慢下來看一看自己,讓我可以在這個空間放心地玩想法&玩感覺,真的很幸福。當然,這個過程中我曾卡關很久過不去,但跨過去之後,我看到很不一樣的自己和世界。我很喜歡兒童治療師Lisa Miller在「What Can The Matter Be」書裡的一段話,她生動地描述精神分析在做什麼:「如果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、以及為什麼,你比較不會覺得恐慌和絕望…找到一個方式思考自己困擾的是什麼,令人如釋重負。

註:依據國際精神分析學會(IPA),一周見面一次稱為「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」,一周三~五次稱為「精神分析」。

參考文獻

Etchegoyen, R. H. (2005). 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. Lodon : Karnac Books.

Emanuel, L. & Bradley, E. (2008). What Can The Matter Be. Lodon : Karnac Books.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。王映淳、吳麗琴、林芳漪、粘慧美、黃郁心譯。心靈工坊。

分享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