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嬰:完美的兩人關係
母嬰:完美的兩人關係
在照顧寶寶的過程裡,尤其是第一年,我時常不記得現在幾點鐘,往往抬頭從窗戶看出去,才驚覺原來已經黃昏了,納悶時間怎麼過那麼快?我渾然不覺時間在流逝,常疑惑自己有吃午飯嗎?剛才有刷牙嗎?出門也常忘記帶鑰匙、換外出服。在孩子出生之前,我並不是這樣子的。
那我的心力(libido)投注到哪兒去了?過了很久以後,我才發覺,恍惚、遺忘是因為全神貫注在孩子身上,更精確一點說,感覺很像自己不見了。精神分析把這個現象稱為「自體感(sense of self)的消失」。
多數的母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會經驗到「暫時」失去自己、和寶寶融為一體,母親彷彿變成她的嬰兒,感覺到嬰兒非常脆弱、外面一點點聲音光線的刺激便會引起寶寶與媽媽強烈的不適感,兒童分析師Mahler(1967)將這個現象稱為共生(symbiotic)。也就是說媽媽心裡面原本清楚的人我界線,因為身為人母,內心的自體和客體區隔變得不明顯,和寶寶形成一種融合的客體關係單元,這個奇妙的設計,使得母親能夠明白還不會說話的嬰兒想表達什麼?
例如寶寶睡醒在哭,媽媽可能假設寶寶哭是因為尿布濕了,於是她抱起嬰兒、一邊替嬰兒換尿布、一邊說:「我想你需要乾淨的尿布」。這個沉默無聲、每日反覆發生的育兒片段,其實涉及一個複雜的心理歷程:母親正在辨認孩子的經驗、且解讀它們是一個需求,她用這樣的方式接觸孩子、為孩子的原初經驗(primary experience)提供了情感表徵(affect representation)。因為媽媽賦予它們真實(寶寶的屎尿被處理了且得到母親的情緒回應),所以這些經驗能夠具有情感意義,慢慢的,孩子在心裡面建立一個理解的母親客體,然後當他有一個需要時,自己表達情感:「我需要乾淨的尿布」。也就是說,如果小孩的經驗可被另一個人辨識出來、感知到的話,孩子就能夠發展出一個內在空間(internal space),思考他的情感和想法(Verheugt-Pleiter等人,2018)。
參考文獻:
Mahler, M. S. (1967). On Human Symbiosi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Individuation. JAPA 15: 740-763.
Verheugt-Pleiter, A. J. E., Zevalkink, J., & Schmeets, M. G. J. (2018). Mentalizing in Child Therapy. London: Karnac Book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