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在遊戲中常見特徵

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在遊戲中常見特徵

兒童青少年

倫敦Tavistock診所資深的兒童青少年治療師們發現,在長期疏忽、虐待、親職功能欠佳的家庭長大的孩子,在遊戲治療中經常出現以下三個現象,可提供學校老師、輔導人員、社工以及臨床工作者參考:

1.幻想&真實分不清

◆孩子心中的想法、知覺、情緒&事件本身沒有區別而且混淆,以為自己對客體(別人)的想法存在外面的世界,無法分辨心中的想像&真實(reality)的狀況有甚麼差別?

◆以為想像中的迫害者真的存在,因而引發驚恐的感覺。

我曾治療過一位遭父親侵犯數年的青少女,某一回見孩子之前,社工轉達她在學校游泳課臉色發白、堅持不下水的事件,老師很困惑孩子的反應。我告訴個案老師很擔心她,所以請社工跟我說這件事。從孩子陳述的內容判斷,在她換好泳衣走進泳池、看見男女同學在池子裡打鬧、肌膚碰觸的瞬間,勾起在性侵過程中她和爸爸身體接觸的回憶,於是產生強烈的噁心、驚恐情緒反應,也就是說,孩子當下混淆記憶和真實,誤以為游泳池是家裡,男同學是爸爸,女同學是她,戲水等於發生性行為,所以恐懼下水。

2.無助&全能自大

當創傷引發心智痛苦,小孩的自我還沒有成熟,無法理解與思考這些情緒經驗,例如身體虐待、性侵、母親產後憂鬱等,因此特別感到無助。

於是,小孩用否認(denial)、分裂(splitting)、全能(omnipotence)的方式,透過控制別人、經常處在興奮、過動的狀態,覺得不管甚麼事情,自己都能完成它,來消除心智的痛苦。

上述的青少女個案在治療過程中常常可以見到這兩個極端的反應。有一次社工提早帶她到家防中心吃晚餐,她不理會社工提醒邊吃邊玩,然後在我們約好見面的時間到了之後把麵端進會談室,她將筷子直直插在碗中央、兩腿開開瞪著我,大聲問:「今天要講什麼?」她當下認同擁有大雞雞的父親,並且顛倒我和她之間的角色,她是強壯、有能力的治療師,而我是脆弱、無能的小女孩,個案藉由全能自大的防衛機制,否認一周沒見面的分離焦慮、以及需要我又害怕我的矛盾感受。

3.理想化自己

◆為了讓心智生存下來,不得不大規模進行否認、分裂的孩子,自我會變得非常破碎,無法因應創傷、整合經驗,因此孩子沒辦法從經驗裡學習,導致情緒發展與認知發展受到損傷。

◆整個人被全能的部分自我主宰,將自己理想化(idealize)為相當完美的形象,脆弱的部份則被排除在外面,而且自我會不自覺的逃避現實考驗(reality testing),以避免感覺到脆弱的自己,在學校或家裡常出現生氣、暴怒與攻擊行為。

參考文獻

Emanuel, L. & Bradley, E. (2008). What can the matter be? London: Karnac Books.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。王映淳、吳麗琴、林芳漪、粘慧美、黃郁心譯。心靈工坊。

Rustin, M., Rhode, M., Dubinsky, H., & Dubinsky, A. (1997). Psychotic States in Children. Lodon: Routledge.

分享文章: